起源星 L0-04 · 温度小管家
第四关:让小灯根据“温度”自动提醒——热就亮,正常就灭
← 返回元宇宙首页
任务说明:用“温度变量 + 条件判断”,做一个最简单的温度小管家
适龄建议:8–12 岁 | 建议完成 L0-01 / L0-03 后再来 | 本关依然只用板载 L 灯,温度先用“变量”模拟。
目标:当“温度”高于某个值时,L 灯自动亮起,否则熄灭 知识点:模拟传感器 / 变量 / 比较判断 / if 结构 后续真实硬件:A0 接温度传感器,逻辑与本关完全相同
积木编程区(给小灯加上“温度小脑袋”)
用一个“温度”变量代表室内温度:如果“温度 ≥ 30 度”,就点亮 L 灯,否则熄灭——就是最简单的温度小管家。
设备状态:未连接(本关默认用虚拟 UNO)
LED 13
运行模式: 浏览器仿真
任务:写一个最简单的“温度小管家”程序。
示例结构:
「当程序开始时」→ 把变量“温度”设为 28(先假装室内 28℃)
「永远重复」→
  如果 温度 ≥ 30:
    打印“太热了,打开小夜灯” → 点亮 13 号灯
  否则:
    打印“温度正常,关灯休息” → 熄灭 13 号灯
  等待 1 秒,再判断一次。
ARDUINO UNO · VIRTUAL BOARD
当前任务:高亮 A0(未来温度传感器)+ D13(提示灯)
Arduino UNO L (LED13)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.3V 5V GND VIN A0 A1 A2 A3 A4/SDA A5/SCL ATmega328P
虚拟 Arduino UNO: 右下角的 A0 是这关的“想象中的温度传感器接口”,以后会连上真实的温度小棒。 现在先用变量“温度”代替传感器读数,在逻辑上先把“温度判断 → 控制灯”的套路打通。 等孩子能说出“如果 温度 ≥ 某个值 就亮灯,否则关灯”,以后换成 real sensor / real fan 只是把输出设备换掉。
仿真 & 设备日志(这里是温度小管家的“汇报记录”)
[系统] 在这里可以看到每次判断的结果:例如“太热了,打开小夜灯”“温度正常,关灯休息”等; 以后连上真实温度传感器时,串口里会输出同样的判断记录。
任务剧情 & 操作步骤
从“会闪灯”升级为“能看温度再决定要不要亮灯”的小管家。

1. 剧情:你是起源星的「温度管家」

起源星基地的孩子晚上容易忘记关小夜灯,也不知道房间到底是热还是凉。
控制中心决定让你设计一个“温度小管家”:当温度太高,就自动亮灯提醒;温度正常,就关灯休息。

2. 操作步骤(给孩子看的版本)

  • (1)在“变量”里新建一个变量,建议叫「温度」或「temp」。
  • (2)在「当程序开始时」里面,把“温度”设为一个数字(比如 28)。
  • (3)在「永远重复」里面,搭一个“如果……否则……”结构:
  • 如果 温度 ≥ 30 → 打印“太热了,打开小夜灯” → 点亮 L 灯
    否则 → 打印“温度正常,关灯休息” → 熄灭 L 灯
  • (4)最后加一个“等待 1 秒”,避免刷屏太快。
  • (5)点击「运行仿真」,观察日志里打印了什么,并看 L 灯是否跟着逻辑亮灭。
  • (6)可以改一改“温度”的初始值(例如 26 / 32),看看程序行为怎么变化。

3. 给家长的引导脚本

  • 问:“如果我把‘温度’设成 35,你觉得灯一开始是亮还是灭?为什么?”
  • 让孩子画出一个简单的逻辑图:输入是“温度”,中间是“是否 ≥ 30”,输出是“灯亮/灯灭”。
  • 可以进一步问:“将来如果不是灯,而是小风扇、蜂鸣器,代码要改哪一块?”让 TA 指到“输出动作”的那一段。

4. 本关完成标准

  • 能用变量“温度 + if 判断”控制 LED13 的亮灭。
  • 能修改“温度”的初始值,推理出灯一开始应该亮还是灭,并和仿真验证一致。
  • 能口头说出:以后接真实温度传感器,只是把“温度”的来源从“写死的数字”换成“传感器读数”。
家长提示:这一关的关键不是“灯”,而是“根据输入(温度)做判断,再决定输出(亮灯还是灭灯)”。 这是所有智能家居 / 机器人 / 自动空调共同的核心模式:传感器 → 判断 → 执行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