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工程师 Arduino 元宇宙|AI星图
从起源星 L0 到智慧星 L3 · 18 关工程成长路线
ARDUINO星图:四大星域 · 18 关星际探索地图
  • · 起源星(L0):点灯与环境感知 —— 从板载灯开始,建立“输入–处理–输出”意识。
  • · 行动星(L1):小车与运动控制 —— 车会动、会绕开障碍、会巡线。
  • · 感知星(L2):多传感器融合 —— 看、听、感受温度和震动,做出复杂规则。
  • · 智慧星(L3):小 AI 与算法启蒙 —— 语音指令、小策略、小项目收尾。
路线:L0 起源星 → L3 智慧星 关卡总数:18 关
工程师塔
起源星
L0 · 点亮世界
行动星
L1 · 小车与运动
感知星
L2 · 传感融合
智慧星
L3 · 小 AI
任务卡片列表 · 完整路线一目了然
L0 起源星 · 点灯与环境感知
从板载 LED 开始,建立“输入–处理–输出”的基本意识。
适龄:7–10 岁 预计总时长:6–8 小时 硬件:Arduino UNO / 兼容板 + 基础传感器包
等级 L0 | 段位:工程学徒
关卡 任务 核心硬件 知识点 时长
L0-01进入
你好,小灯
第一次:在仿真 + 真实板子上,让 13 号灯“一秒亮,一秒灭”。
板载 LED(PIN 13) 数字输出 延时 循环 30–40 分
L0-02进入
智能夜灯守护者
光线暗到一定程度时,灯自动亮;天亮自动关。
光敏电阻 + LED 模拟输入 阈值判断 40–60 分
L0-03进入
声音警报塔
掌声 / 敲桌声达到一定强度时触发灯光警报。
声音传感器 + LED 模拟输入 条件触发 40–60 分
L0-04进入
温度小管家
温度过高亮红灯,过低亮蓝灯(或蜂鸣提醒)。
温度传感器 + LED / 蜂鸣器 多条件判断 简单状态机 40–60 分
L0-05进入
节奏灯光秀
设计一段固定节奏,让灯按节拍闪烁(可配音乐)。
多路 LED / RGB 灯 序列控制 时间轴思维 40–60 分
L0-06进入
我自己的仪表板
把光线 / 温度 / 声音通过串口打印,看实时数据变化。
多传感器 + 串口监视器 数据打印 简单调试 60 分
L1 行动星 · 小车与运动控制
从“灯会变”升级到“世界会动”:电机、小车、舵机。
适龄:8–12 岁 预计总时长:8–10 小时 硬件:小车套件、电机驱动板、超声波等
等级 L1 | 段位:行动工程师
关卡 任务 核心硬件 知识点 时长
L1-01
前进吧,小车学徒
控制小车前进、后退、停止,理解左右轮与方向关系。
双电机驱动小车 PWM 控制 速度与方向 40–60 分
L1-02
不会撞墙的车
障碍物前自动刹车并转向,完成基本避障。
小车 + 超声波传感器 距离测量 条件分支 60 分
L1-03
跟着黑线走
小车沿地上的黑线巡线前进。
巡线传感器 + 小车 传感器阵列 反馈控制 60–90 分
L1-04
红灯停,绿灯行
模拟十字路口,小车遵守简化版交通规则。
RGB LED + 小车 有限状态机 时序控制 60–90 分
L2 感知星 · 多传感器融合
让系统“看得见、听得到、感受到”,开始出现“策略”的影子。
适龄:9–12 岁 预计总时长:8–10 小时 硬件:IMU、多种环境传感器
等级 L2 | 段位:感知工程师
关卡 任务 核心硬件 知识点 时长
L2-01
会“感觉”斜坡的小车
借助加速度 / 陀螺仪感知上坡或下坡。
IMU 传感器 + 小车 传感器融合 阈值与区间 60–90 分
L2-02
多条件守卫者
“太暗 + 太吵 + 人靠近”时才触发警报。
光敏 + 声音 + 人体红外 多条件逻辑 组合规则 60–90 分
L2-03
简易数据记录仪
持续采集并记录环境数据,观察一天中的变化。
多传感器 + 串口 / SD 卡 循环采样 简单数据分析 60–90 分
L2-04
“心情灯”仪表盘
用不同颜色 / 亮度综合显示环境状态。
RGB 灯 + 多传感器 映射思维 状态设计 60–90 分
L3 智慧星 · 小 AI 与算法启蒙
在不调用大模型的前提下,用规则 / 简单算法让系统“像在思考”。
适龄:10–12 岁 预计总时长:8–12 小时 硬件:语音模块、显示屏、小车 / 机械臂
等级 L3 | 段位:智慧工程师
关卡 任务 核心硬件 知识点 时长
L3-01
会听简单指令的小宠物
固定几条语音指令,对应不同动作 / 表情。
语音模块 + LED / 舵机 有限指令集 事件驱动 60–90 分
L3-02
简单策略小车
根据“距离 + 光线 + 声音”等条件选择不同行驶策略。
小车 + 多传感器 规则策略 优先级设计 60–90 分
L3-03
迷你推荐系统(规则版)
根据几个输入条件,推荐“今天适合的模式”。
按钮 / 旋钮 + 显示屏 决策树雏形 算法意识 60–90 分
L3-04
我的第一个“小系统”项目
综合前面所有关卡,自选生活问题,完成一个完整小系统。
自选硬件组合 系统思维 项目收尾 120 分
工程学徒(完成 L0):能独立点灯、使用基础传感器,理解“输入–处理–输出”。
行动工程师(完成 L1):能控制小车运动,写出基本避障 / 巡线逻辑。
感知工程师(完成 L2):能组合多个传感器,设计自己的环境规则。
智慧工程师(完成 L3):能用规则 / 简单算法搭出一个真正有用的小系统项目。
L0 · 开场动画:你好,Arduino 小板子
正式闯关前,先让孩子看完这一小段故事动画,对“Arduino / 智能硬件 / 编程 / AI”有一个整体印象。

从“一盏小夜灯”开始的工程故事

动画里的主角,是和孩子同龄的“小工程师”,在自己的房间里点亮第一盏由 Arduino 控制的小夜灯。通过对话和场景变化,把“传感器、灯、Arduino、小机器人、人工智能”等概念串在一起。

这一段不讲公式,不讲代码,只讲:为什么要学、能做什么、学完以后世界会变成什么样。

  • 第一印象:Arduino 是一块“会思考的小板子”,能控制灯和各种小零件。
  • 第二印象:智能硬件 = 脑袋 + 眼睛耳朵 + 手脚。
  • 第三印象:编程是“给它排指令”,人工智能是“让它自己越学越聪明”。
适合对象:小学一二年级零基础 时长约:3–4 分钟